類似這樣小提琴的悲傷旋律,已經很久沒接觸了。應該說雷同這樣不知如何形容它(也不懂)的「樂派」。剛剛燃著煙,躺在沙發上聆聽,突然心裏湧起一個念頭:「像我這樣個性的人,真得適合結婚或與人同居嗎?」不,談的非「個性」,應該說是個人生活的態度與隱私,也就是很需要私人空間,安靜做自己想做與喜歡做的事情。我的個性────如照某臺節目所分析的人格,那我會把自己歸在「離群組、觀察型、服務性再加正確主義型」。雖然這樣自貼標籤也不知對不對,但已盡力用我文字能力能闡述地來講明。話說,為什麼這篇日記會寫到這些?該是剛剛樂曲很合目前心情,聽來很享受,而那享受卻是希望自己一個聆聽的。
為什麼會想、會說、寫是自己聆聽就好?
也許是我的生活裏祇出現過一位音樂人,其它的朋友或交往對象,都對音樂的愛好(偏好)較狹獈,所以某些音樂在他、她們來說,要不就是摧眠曲或魔音穿腦的噪音。如木頭的無動於衷的朋友也有呀,那種感覺當下都會好想趕緊消音、退場,這不單無趣,也不想增添尷尬。妳聽得很嗨,而對方用著空洞的眼神望著你,像你們距離了冰河的世紀。
很舒適的音樂,她繼續依躺在沙發上聆聽。
上面這首旋律,也太悲了罷?但那並不影響我的心情,也許我的心還更泠、更惆倀與悲傷,所以配這樣的音樂,祇是剛剛好而以。對於小提琴和大提琴這兩種樂器於我來說:「聽著它們如泣如訴的樂音響起,拉絃的弓都像一來一往地割在自己心房上。」
然後畫面就像染了血的玫瑰花辮,片片翻揚紛飛的自空中灑落,盡是淒清與落寞。(她突然努了下嘴)所以這是────偶一撞見的樂符,而她真有四年時間沒聽這麼純綷的演奏。當然這不是什麼經典曲,誰在乎這呢?好聽就好。
上面這首曲子,也是我喜歡的。雖然現在好無奈被困在後臺裏,無法進到自己部落格看它們呈現的方式與位置,包括其它工作也都不能做了,可是目前這處境也算享受啊!